年輕化的抑郁癥|大學生憂郁癥比例

7 月 5 日晚,CoCo 李玟去世。
她的姐姐發微博稱,CoCo 於數年前不幸患上了抑郁癥,這麽多年以來一直和病魔鬥爭,可惜近日病情急轉直下。7 月 2 日,CoCo 在家中輕生,搶救無效後最終於 7 月 5 日去世。
記憶裏,CoCo 臉上總是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誰能想到,這樣一個愛笑的人,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一直在和病魔抗爭。

年輕化的抑郁癥|大學生憂郁癥比例

「愛笑的人不會得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誤解,有一種抑郁癥類型就叫微笑型抑郁癥。
這類抑郁癥多發生在高學歷或事業成功人士中,患者會壓抑內心痛苦,和人談笑風生,但一個人時往往痛苦不能自已,即「人前歡笑,人後流淚」。而當患者的壓力大到無法承受的時候,他們的反應也是巨大的。
抑郁癥有其診斷標準,但僅以人表現出來的狀態判斷從來都不是完全科學的。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據 WHO 估計,全球有 5% 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癥。
與遭受各種社會壓力的上班族相比,學生似乎「輕松」許多。然而事實是,大學生患抑郁癥比例正在逐年上升。

留學生群體是抑郁癥高發人群之一

近年來,有關大學生抑郁的報道時不時都會出現在大眾視野,因抑郁癥導致退學休養,甚至走上自殺不歸路的學生不在少數。
而我們從一些數據也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抑郁現象遠比你想象的更加嚴重!

12% 的美國大學生有過自殺念頭

在美國高校中,自殺是學生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大約有 12% 的美國大學生有過自殺念頭,其中 2.6% 的學生報告說有持續的自殺念頭。65% 的大學生報告說,他們知道有人自殺未遂或死於自殺。在美國,每年大約有 1,100 名學生死於自殺。
另外,美國精神疾病聯盟(NAMI)一項數據顯示,美國教育系統中大約有 49% 的學生被診斷出患有抑郁癥或接受過抑郁癥治療。最近的研究還表明,18-25 歲年輕人中大約有 11% 的人報告說他們曾認真考慮過自殺,大約 1-2% 的人報告說在前一年有過自殺未遂。

每 4 名英國大學生中有 1 人感到特別孤獨

此前,英國教育慈善機構 Advance HE 與英國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開展了一項年度調查——《2022 年大學生學術體驗調查》( 2022 Student Academic Experience Survey),共計有 10,142 名學生參與。調查報告顯示,在英國的大學高校中,每 4 名學生中就會有 1 人「長期」感到「特別」孤獨。

中國留學生抑郁傾向比例高達 45%

而在這些學生群體中,抑郁現象在留學生,尤其是中國留學生群體中更為常見。紐約大學亞洲健康研究中心教授西蒙娜·C·權(Simona C. Kwon)表示:「亞洲父母對學生的期待值很高,大部分亞洲學生有著很高的學業壓力、語言文化等問題,如果沒有及時引導,那麽很容易得心理疾病。」
耶魯大學的一份調查顯示:中國留學生的壓力和焦慮程度遠高於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在受調查中國留學生中,明確表示抑郁癥傾向的人數比例已經高達 45%。

如何應對抑郁癥?是每個大學生都要上的一課。當然,抑郁很難歸因於某一因素,更多是多因素之間交互影響。這也就意味著大學生群體更需要學習和抑郁、情緒相關的知識,做到有效預防或調節。

具體可以嘗試從這3個方面入手:

1、客觀看待大學時期的情緒困擾
大學時期屬於延緩償付期,這一時期裏大學生群體正在經歷角色轉換和社會適應的過程。
延緩償付期,指社會給予青年人暫緩履行成人的責任和義務的機會。
不管是思想上的獨立和經濟上的依賴帶來的沖突,還是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社會化成熟的滯後帶來的矛盾。
大學生群體在這些適應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適應性障礙或抑郁情緒。
這時要避免過度緊張,盡量不跟情緒過多糾纏。
要認識到情緒是人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度的體驗,是一種主觀的感受。
更多可以嘗試用觀息法或情緒平衡法來緩解情緒困擾。
觀息法:通過觀察呼吸的方式來平衡內心的情緒,提升自我情緒管理的能力。
情緒平衡法:通過深呼吸的方式,釋放負面情緒。

2、感受情緒,接納自己
面對阻礙性的想法或情緒,不妨先嘗試接納。
這裏的接納,不僅僅只是容忍,而是對消極情緒體驗的一種積極、非評判性的容納。
即為痛苦的感受、沖動和情緒讓出空間,不去抗拒、控製和逃避它們,而是將其作為客體去觀察。
關註當下,嘗試情景化自我,澄清這些負面情緒背後的價值觀,承諾做出行為,在接納與改變之間實現平衡。
而這也是接納承諾療法(ACT)的核心,可以提高個體心理靈活性,擺脫抑郁情緒。

3、避免反復思慮,行動起來
當情緒困擾出現時,反復思慮的過程會讓人只關註消極方面,不敢面對當下,突出無助感。
適當學會放手,反而可以賦予當下力量,尋求行動和改變。
比如,對大學獨立生活感到不安,可以從最簡單的生活習慣開始改變,規律起居、堅持運動、參加團體活動等等。

對抑郁癥正確的認識,應該是一場「心理的感冒」。這場感冒可能要吃藥,也可能不用,這都很正常。但要做到2點:學會及時調節、學會及時求助。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