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常備這四樣,強力「祛濕」身體好!

什麽是濕氣?

濕氣是一個中醫學的概念,也被稱為濕邪,根據外感六淫和內生五邪,可以將其分為外濕和內濕。
外濕多因氣候潮濕、涉水淋雨、居處潮濕所致。長夏,也就是三伏天,濕氣最盛,故多濕病。對南方來說,還多了個回南天,所以南方人更容易體內有濕。
內濕,是疾病病理變化的產物,多由嗜酒成癖或過食生冷,以致脾氣失運,濕自內生。比如經常喝冰鎮的啤酒、飲料,生冷寒涼導致脾氣受損,體內的濕氣和廢物停聚太過卻運不出去,自然形成濕邪;或者人缺乏運動,氣血流通不暢、陽氣升發不利,也會導致內濕很重,因為陽氣可以溫化濕邪。打個比方,太陽出來,地面上的水漬是不是很快就被曬幹了?
《黃帝內經·素問》: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這個「痹」就是由於外界的風邪、寒邪和濕邪侵襲人體而成的,常常會表現出關節肌肉的酸疼、麻木、重著等。
內濕則屬於內生五邪的範疇,它就需要用中醫理論來理解了,它指的不是體內所含的那一部分水分,而是一種病理產物。
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效,如果脾的臟腑功能出現異常,就會導致運化水濕的功能下降,水濕得不到運化,停留在體內就會成為濕邪,往往表現出身體困重、排便不暢且大便易粘馬桶、口中黏膩等癥狀。

家中常備這四樣,強力「祛濕」身體好!

祛外濕怎麽做?

1、潮濕天氣,緊閉門窗。回南天時,在暖濕氣流到來之前,千萬記得緊閉家中的窗戶,特別是關閉朝南和東南的窗戶。最重要時段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這兩段時間的空氣濕度較午間更高,在轉吹北風的時候再將門窗打開。特別註意:回南天的中午有陽光也別開南窗。有些人以為中午陽光明媚,可以開窗通風,這種做法並不能緩解潮濕現象。
2、家中放置除濕劑,或使用除濕機和幹衣機。衣被因為貼近人體,如果潮濕,更容易讓人感覺不舒服。濕氣會影響老人、孩子及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身體健康。
3、洗頭後要吹幹,不冒雨鍛煉身體。

祛內濕怎麽做?

1、食療
藥食同源四神湯:四神湯由茯苓、山藥、蓮子和芡實組成,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材,自己在家就能製作。
茯苓,俗稱雲苓,性味甘淡、平,說到功效,最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利水滲濕。此外,還可以健脾,脾虛會導致濕氣重,茯苓可以使脾氣健運,恢復脾運化水液的功能,這一點在脾虛之人經常服用的參苓白術散中就有很好的體現。
山藥不同於茯苓,它以補虛為長,山藥的藥味比較甘甜,能直接入中焦補脾胃,而且偏潤,祛濕的力量沒有茯苓那麽功專效宏,但是它還具有固腎益精的功效。
芡實和蓮子一起介紹,因為它倆各方面都比較相似,都是睡蓮科植物的種子,性平,味甘澀,都有補脾益氣,益腎澀精的功效。

2、均衡飲食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傷及脾胃陽氣,有礙胃的受納及脾的運化,導致吃進去的食物無法轉化為人體需要的氣血,反而釀生濕濁。但食物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偏性,如果怕這怕那,那真是什麽都不能吃了。所以生活中,如果要進食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搭配其他熱性食物,或在烹調時加入蔥、姜、花椒、肉桂、八角、茴香等,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一頓飯菜有熱性、有涼性,也就均衡了,營養也豐富了。

3、運動出汗祛濕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的空調房間內,很少出汗,身體適應溫度變化和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運動出汗是很好的祛濕方法。每天堅持適量運動,對身體是非常有益的。運動可以紓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疏經活絡,加速濕氣排出體外。不經常運動的人,一開始建議采用散步和快走的方式,或八段錦、瑜伽等溫和的方式。時間選擇也很重要,特別是出汗的運動,應在白天太陽升起後進行,太陽落山後停止。不恰當的運動可能會對肌肉、關節造成傷害。比如,急性軟組織損傷、膝關節滑膜炎、橫紋肌溶解癥等;寒濕入體,導致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甚至卒中;陽氣不降,導致失眠、多夢、煩躁等。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