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路裏計算不是必要的:爲什麼我們無法量化食物的能量轉化過程

對於普通人的日常飲食來說,我認爲計算食物的卡路裏並非必要。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食物“卡路裏”的轉化成我們消化系統所需的有意義“能量”,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無法完全量化這個過程。

例如,食物處理方式會影響熱量轉化。同一塊肉在經過烹調後,在體內的能量轉化會更高。因爲熱力會使得肉中蛋白質結構更加鬆散、更好地被吸收。

換句話說,三分熟和全熟的牛排所含有的能量是不同的,而且三分熟牛排所含有的能量更少。再如,食物儲存溫度也可以影響熱量轉化。

米飯在蒸煮完成後,如果保持在冰箱低溫下,會增加一種名叫”抗性澱粉”的成分.這種澱粉不能像普通澱粉那樣在腸道內被消化成葡萄糖供給能源.

(抗性澱粉是一種不能在小腸被消化吸收,而能進入大腸發酵的澱粉和澱粉降解產物。它被稱爲“抗性”是因爲它可以“抵抗”小腸的消化過程,直接進入大腸。在那裏,抗性澱粉會被細菌發酵成短鏈脂肪酸,這些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多種益處。

另外,抗性澱粉還有助於增加飽腹感,從而可能幫助控制體重.還有一些初步證據表明,抗性澱粉可能對心髒健康也有好處.)

因此,同樣是米飯,便利店冰箱裏的壽司球和剛出鍋的白米飯,在體內轉換出來的能量並不相同,而且壽司球轉換出來的能量更少.

此外,轉化過程還取決於人體消化系統,並且每個人消化功能也並不相同。如果你具備強大消化功能,則吃相同食能比消化功能較弱者轉換出更多能源。

綜上所述,在日常生活中去計算每一份食物具體包含多少卡路裏,並試圖以此控制攝入或輸出以達到某種目標(如減肥或增重)其實是一個復雜且可能效果並不明顯甚至產生反效果(如營養不良)的行爲。

因此,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平衡飲食,均衡營養攝入,還有適量運動才是更爲重要且實際的健康之道.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