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吃不對 當真會要命……專家提醒吃荔枝要記住這幾點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張永紅教授指出,荔枝含大量果糖,果糖經胃腸黏膜進入體內,須經肝髒內的轉化酶才能轉化爲葡萄糖。而一次吃太多荔枝,轉化酶嚴重“斷貨”,大量果糖充斥在血管內無法轉化成葡萄糖,最終會導致胰島素分泌太多而產生低血糖。嚴重而持續的低血糖狀態,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就是一種嚴重的致死性疾病——低血糖腦病。

荔枝帶來的低血糖可致命

張永紅表示,荔枝甜美的味道主要來自果糖,而爲我們提供能量的必須是葡萄糖。果糖需要在我們肝髒的酶、腸道的酶的作用下才能轉化爲葡萄糖。如果我們一次吃得太多,那麼這些酶的負擔就太重了,就不能把這些果糖繼續轉爲葡萄糖。

同時血裏面大量的果糖堆積,刺激我們的人體分泌大量的胰島素,胰島素會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就會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像心慌,出冷汗,煩躁,面色蒼白;有些病人還會有腹瀉,嘔吐、昏迷、抽搐等。這就是百姓說的“荔枝病”,其實就是一個嚴重的低血糖,或者是低血糖造成的腦病。

對於體質比較弱、營養不良的患者,在空腹大量吃荔枝後,可能還會出現抽蓄,甚至還可能因爲嚴重低血糖而出現腦病。

不成熟的生荔枝最好不要吃

“生的荔枝最好不要吃。”張永紅說,報道中的印度孩子就是吃了一些生的荔枝,沒有成熟的生荔枝含hypoglycinA和MCPG兩種毒素,這兩種毒素會破壞機體的脫氫酶;幹擾脂肪氧化和糖異生途徑,導致葡萄糖不能提供能量,引起嚴重的低血糖。報道上這些患兒的腦炎,其實就是葡萄糖合成受到嚴重損害導致低血糖的腦病。

這些人羣少吃或不吃荔枝

古詩中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張永紅說,現在看來,得改一個字,“日啖荔枝三五顆”就夠了。

有些愛美女性爲了減肥,會拿水果當餐飲。張永紅說,荔枝是最不適合拿來當主食吃減肥的,非常容易導致“荔枝病”的發生。

張永紅表示,對於荔枝,不同的人羣有不同的吃法。

●兒童:對4歲以前的兒童,不提倡多吃荔枝,一般來說兩三顆就夠了。

●孕婦:不提倡多吃荔枝。因爲吃荔枝容易造成低血糖,吃多了對保胎不好,容易造成胎兒流產。

●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不能多吃荔枝。

荔枝還有個特點:少量吃會升高血糖,大量吃又會降低血糖。

荔枝的糖分高,它的升糖指數也比較高,果糖含量達到16%,升糖指數70,屬於高升糖指數水果。

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高,如果少量吃荔枝,那麼酶會把它轉變葡萄糖,引起血糖升高;如果大量吃荔枝,酶的負擔發生嚴重缺乏,葡萄糖就不能正常利用,又會發生低血糖。對糖尿病患者來說,吃荔枝非常不合適,低血糖和高血糖的發生與波動,不利於血糖穩定。

對於糖尿病並發症比較重,尤其是老年體弱患者並有腦梗塞、心髒病大血管病變,如因吃荔枝後發生了嚴重的低血糖,可能會造成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總體來說,不建議糖尿病患者吃荔枝。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