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正是夏末秋初時節,雖然已經有些涼意,但氣候仍以溼熱爲主。
從立秋開始直到秋分,都處於長夏。一方面盛夏的餘熱未消,仍會有“秋老虎”的高溫天氣;另一方面,人體內也會有之前三伏殘留的溼熱。
在這種情況下,脾最易受到溼熱的攻擊。所以,保護好脾胃,很重要。
夏末秋初,最該養脾
脾在五行中屬土,正好也對應長夏,這時養脾能有比較好的效果。而按照脾屬土“喜燥惡溼”的特性,這個時節的溼熱就容易損傷脾胃。
另外,現代人日常習慣不好,更容易讓脾胃變得脆弱。像有些人夏天貪涼,愛吃冰激凌、喝冷飲,容易刺激脾胃;飲食經常不規律或常在外吃快餐等行爲,也不知不覺給脾胃增加了負擔。
中醫認爲“脾胃爲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負責將人體所需營養轉運吸收,並散布到全身。如果脾胃一虛弱,身體便缺乏動力,各種毛病就找上門了——
食欲差,吃一丁點東西胃就脹得不行;
食欲很旺盛,卻只見長膘肉不長氣血,臉上氣色不見好;
容易拉肚子或者便祕;
頭昏頭重、失眠
……
自己對比看看,佔了上面幾條?
如果中的比較多,說明你的脾胃有些失調,該養養啦。
健脾胃,多吃6種黃色食物
中醫認爲,黃色在五行中屬土,對應人體的脾髒及胃。所以,養護脾胃可以從吃黃色食物上入手。
另外,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說,黃色食物也含有一種強有力的抗氧化物質——胡蘿卜素,經常食用可以強化肝髒功能,清除自由基和有毒物質,增強免疫力。
所以,趁着這個時節,可以多吃一些黃色食物——
1、南瓜
南瓜不僅具有黃色食物的特點,其所含的果膠也可以保護胃黏膜,讓其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促進潰瘍的愈合,很適宜脾胃不適的人食用。
另外,南瓜含有能促進膽汁分泌的成分,可以加強胃腸的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吸收。
2、小米
小米是五谷之首,性溫,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而小米粥補氣健脾、消積止瀉,可以調理因脾虛所致的久瀉、消化不良及積食腹痛等症。所以將小米做成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另外,小米粥所含的色氨酸,有助於緩解失眠和舒緩煩躁情緒。
3、玉米
玉米性平味甘,有健脾開胃的功效。《本草綱目》認爲其“調中開胃”,《本草推陳》則稱其爲“健胃劑”。
如果是胃口不好的人,比如老年人、兒童、久病在牀的人,可以多吃點玉米。
4、紅薯
民間有句俗語叫“消化不良,紅薯爲糧”。紅薯味甘色黃,甘味、黃色都對應脾,而脾胃互爲表裏。所以,紅薯有補益脾胃、促進消化、強身健體的功效。
但注意紅薯吃得過多,容易出現腹脹、打嗝等症狀。胃部不適、覺得燒心時盡量別吃。
5、土豆
中醫認爲,土豆味甘、性平,具有補氣、健脾的功效。它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可以促進脾胃的消化功能。
此外,土豆所含的維生素是胡蘿卜的2倍、大白菜的3倍、西紅柿的4倍,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4倍,有助於呵護皮膚、美白抗皺。
6、橙子
橙子性涼,味甘酸,具有生津止渴、開胃補氣的功效。飯後吃橙子或喝橙汁可以止渴,解油膩。
橙子皮也有健脾功效,如果食欲不振,可以用橙皮煮水,幫助增進食欲,緩解脾胃不適。
日常3招,健脾養胃氣色好
說起來,想要養好脾胃,其實做好日常最重要。脾胃強了,自然胃口好吃嘛嘛香,消化功能隨之增強,人臉上氣色也跟着紅潤、不易生病。
下面這幾招,不妨試試:
1、及時釋放壓力
現代社會節奏快,人們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大。長期如此,脾會不開心,甚至示威、罷工,導致人體運化失常,食積不化、脘腹脹滿。
平時可以通過鍛煉、聽音樂、閱讀書報、泡腳、找人訴說煩惱等方式,進行消遣放鬆,以免壓力對脾胃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2、吃得開心、吃得適量
中醫有句話叫做“胃以喜爲補”,如果你喜歡吃某些食物,吃得開心舒服,就證明它適合你。
但有句話說的好,“物無美惡,過則爲傷”,就算是對身體好的食物,也得適量。
3、適當鍛煉
運動於身體的好處不言而喻,對於不同人羣,也有不同的鍛煉方法。
>>脾實者,往往以年輕人居多。對於這類人,要讓四肢動起來,多出點汗,以利水溼排泄、滋養脾胃。
現代流行的運動方法,如前面所說的慢跑、騎自行車、健美操、遊泳等有氧運動,就非常適合他們。
>>脾虛者,以老年人居多,他們生理功能下降,本就氣虛不足,一味地動,只會增加身體損耗,所以需要以“運化髒腑”的靜功爲主。
像比較舒緩的養生操、太極拳、散步等就比較適合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