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孫女士,41歲。患者兩年前出現月經量多,還常常一月兩至,有時數月淋漓不止,幾經婦科檢查,均未發現異常病理變化,曾診斷爲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服用止血藥雖有治療作用,但一不服藥月經又淋漓不止了。於是尋求中醫治療。
當時診見患者舌淡,苔薄白,脈虛弱,經細細問診又得知患者月經色淡質稀,氣短乏力,腰酸腿軟,飲食不佳等症。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是臨牀上常見的一種婦科病,它是由於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障礙所引起的病證,經檢查雖沒有全身及生殖系統器質病變,但欲取得預期治療效果則比較難。根據氣短乏力辨爲氣虛不固,於是開出如下方藥治療:桂枝,炙甘草,白芍,生姜,大棗,黃芪,黨參,白術,棕櫚,山茱萸,阿膠(烊化衝服)等,方中桂枝,炙甘草,白芍,生姜,大棗,黃芪溫補脾胃,使脾氣統血於脈中,加黨參益氣固攝,白術健脾益氣,棕櫚收斂固澀止血,山茱萸溫澀固精止血,阿膠補血止血。方藥相互爲用,以溫補脾胃,固澀止血。七付藥,水煎服,早中晚各一服,日一付。
患者服完藥後第二次來診時說子宮出血減少,腰酸腿軟有好轉。後又在原方的基礎上多次調方,患者前後共服藥三十多付,子宮出血被控制。隨訪1年,月經很是正常。
月經淋漓不盡中醫辨證治療
1、經期延長
氣虛型:症見月經淋漓不淨,色淡質稀,伴神疲乏力,心慌失眠,食少,大便稀,舌淡。治療宜選用人參歸脾丸。
血熱型:症見月經持續不淨,量少色紅,伴手足心熱,口燥咽幹,兩顴潮紅,舌紅,苔少。治療可用止血片合知柏地黃丸。
2、月經過多
氣虛型:症見月經量多,色淡,清稀如水,伴面色萎黃,心慌氣短懶言,四肢無力,舌淡。治療可選用烏雞白鳳丸、人參歸脾丸。
血熱型:症見經來量多,色深紅或紫紅,質稠或有塊,伴心煩口渴,腰腹脹痛,尿黃,大便幹,舌紅苔黃。治療宜選用止血片。
月經是由於子宮內膜脫落引起的,脫落的子宮內膜和血液混合在一起,而組成了經血。如果有較大的內膜脫落,即有血塊,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如果出現月經量大,且月經期間血塊多,爲血瘀症。月經過多時可以先考慮服用中成藥來止血。但血止後,可以及時到當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主要是排除其它病因誘發。月經血中帶血塊這和出血量以及出血速度有關,如果出血多的時候很衝來不及,就會凝成一個血塊排出來了,往往帶有血塊可能這個時候的出血量比較多,就集成的一個塊。
經血出來內膜會脫落,但可能是一些碎片,血塊還是應該供應子宮內膜的血管出的血。也就是說,經期時排出血塊表示月經量過多。另外,正常月經持續時間爲2~7天,少數爲3~5天。如果月經持續時間超過7天,就算經期延長,是異常現象,經期延長應加以重視。行經期延長,月經血塊多,可由於對雌激素水平低,子宮肌瘤,息肉,內膜炎及宮內節育器原因引起,因此需要到醫院婦科進行檢查確診,以便對症治療。
月經不調有什麼症狀
1、月經提前。月經提前指平時月經周期正常,突然出現月經周期縮短,短於21天,而且連續出現2個周期以上,但月經量正常。
2、月經推遲。平時月經規律,月經錯後7天以上,甚至40-50天才來月經,並連續出現兩個月經周期以上,但月經量正常。
3、經期延長。月經周期正常,經量正常,但經期延長,經期超過7天以上,甚至2周方淨。
4、月經量多。經期每日的失血量多於80ml,或月經量較自己以往明顯增多,稱爲月經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