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滿21歲的張女士在參加了同學聚會後回到家突然開始發熱,一開始張女士並沒有太在意,只是在睡前服用了退燒藥。但令她費解的是,盡管已經吃了退燒藥但身體的溫度並沒有降下來,反而更高了,這令她內心十分不安,於是在朋友的陪伴下,張女士來到了醫院就診。
據張女士跟醫生的描述,她一日進食5-6餐,每餐進食量從70g增加到150g,但仍無飽腹感。每日飲水量由1000ml增加到4000ml。尿量與飲水量基本相等。她回答醫生說這種情況已經有1年了。醫生根據她的情況描述再綜合各種檢驗報告的結果判斷出張女士可能患有糖尿病。
聽到這個檢查結果張女士非常震驚,自己明明那麼年輕,爲什麼會患有糖尿病?經過醫生的耐心解釋,加之對自己身體的了解,張女士很快地接受了這個診斷報告。她詢問醫生,控制血糖的方法除了服藥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血糖的升高得不那麼快呢?
醫生回答她說,除了服藥控制之外,在飲食上也要多加注意,有些食物一旦糖尿病患者食用過後很可能一不小心血糖就會飆升。因此要好好了解糖尿病患者食品高GI速查表,並明確知道哪幾類食物升糖快,平時要少碰。
一、爲什麼會患糖尿病?
研究發現糖尿病的發病機理,有遺傳因素和環境易感性原因。一些應激性的因素造成的各種改變也會導致糖尿病的產生。其表現主要包括胰島素缺乏和胰島素抵抗。對於II型糖尿病的發生,醫學上推測是早期由於肥胖,不愛運動,進食比較多,造成胰島素抵抗加重,長期的胰島素抵抗,可以造成胰島細胞的破壞,造成胰島素缺乏,進而出現血糖增高,可以確診爲II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則受遺傳因素的影響更多一些。
但如若血糖增高長期得不到控制,胰島B細胞會進一步的壞死,造成胰島素絕對缺乏數量的明顯增多。此現象可以加重II型糖尿病的發生,最終導致胰島素大部分缺乏,只能用胰島素替代治療。所以綜上所訴,我們可以了解到糖尿病的發病機理主要包括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缺乏。
二、關於GI你不得不知道的事
1、GI是什麼呢?
GI又名血糖生成指數,指的是食物進入人體兩個小時內血糖升高的相對速度。在生活中不乏出現一些例子比如有些食物雖然含糖量高但引起血糖升高的速度反而慢,而有些食物雖然含糖量少但卻有可能引起血糖迅速升高,故在這裏食物的升糖指數起着關鍵作用。
我們可以輕鬆的依據GI找到對應食物對於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是好還是壞。這無異於給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提供了便利。
2、GI與血糖有什麼聯系嗎?
食物升糖指數受多方面的影響,包括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類型、結構、食物中的其他化學成分含量。血糖也受這幾個方面的影響,我們可以依據GI指數來看此食物對血糖維穩的影響程度,因此了解了食物升糖指數,安排合理飲食,對於調節和控制人體血糖水平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3、GI的分級
我們可以依據數值,將GI分爲三大類,分別是低升糖指數食物、中等升糖指數食物、高升糖指數食物。低升糖指數食物是指其升糖指數在55以下,由於低升糖指數食物在胃腸中停留時間長,吸收率低,葡萄糖釋放比較緩慢,故葡萄糖進入血液後速度慢,峯值低。
而中等升糖指數食物其升糖指數在56-69之間。高升糖指數食物其升糖指數在70以上。高升糖指數食物,因爲進入胃腸道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釋放入血液比較快,峯值在三類中是最高的。因此在生活中糖尿病患者應該避免吃高升糖指數食物,否則就會因爲血糖的陡然升高而導致身體上的一些不適感,更有甚者還可以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嚴重的並發症。
三、“升糖王”來襲,糖尿病患者請注意
1、部分水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多吃水果可以補充身體內的維生素,對人體的健康是有好處的。但是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有些水果裏面的糖類含量極高,一旦食用,控制得好好的血糖就會突然失控,因此醫生建議在食用水果的時候一定要多加注意。
高糖類水果比如說,柿子、桂圓、香蕉、石榴等等,它們的含糖量在14%以上,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而蘋果、無花果、橙子這些水果的含糖量在9%—13%之間,含糖量還是比較高的,建議患者少吃。一些含糖量相對較低的水果,比如西瓜、葡萄、李子、柚子、櫻桃、草莓、菠蘿、青瓜等等,醫生建議患者最好在上午或者下午飯後兩小時的時間來選擇進食水果是可以的。
2、白粥類:
很多人認爲粥類因爲是流食所以有營養易消化,很適合病人吃。但其實不是這樣的,根據研究結果來看很多糖尿病患者並不適合喝粥,因爲白粥的材料屬於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在胃腸道裏極易被消化,食物裏的葡萄糖也會很容易的被糖尿病人所吸收,因爲糖尿病患者身體的特殊性,負責降血糖的胰島素相對不足或者無法發揮作用,這就會導致高血糖的產生。
此外白粥由於熬煮時間很長,容易被人消化,就會導致很容易產生飢餓的感覺。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有“多食”這一特徵,故此相較於普通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攝入過多的粥類,這就會導致一種惡性循環,使糖尿病人的血糖始終在升高而得不到控制。
3.酒精類食物:
我們都知道可怕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並發症。多數糖尿病患者本身肝髒容易受到病程的影響影響,解毒功能會減弱,對酒精的承受能力會更弱,因此一旦飲酒或吃過量帶酒精的食物,可能會誘發肝髒類並發症,像酒精肝這類疾病對身體的危害還是很大的。因此醫生呼籲,患者控制好自身的飲酒欲望,不僅是對自身負責,也是對家人負責。
4、部分蔬菜:
有些人認爲多吃蔬菜有好處,卻不曾想,並不是所有的蔬菜對糖尿病患者都是有好處的。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像土豆、紅薯等,對病情的控制反而不利。可以說富含澱粉的根莖類蔬菜就不適合糖尿病患者吃,這些蔬菜的澱粉含量非常高,正常澱粉含量在15%—20%左右,還有部分已經超過24%。想必我們都知道,澱粉是由多聚體的葡萄糖組成,這些食物中的澱粉容易被分解,再進入到血液中,會引起血糖濃度升高。
那糖尿病患者可以吃的蔬菜有哪些呢?其實含糖量低的蔬菜有很多。其中綠葉類含糖量最低,一般只有1%-4%,比如大白菜、芹菜、菠菜、韭菜等等。而像胡蘿卜、洋蔥、蒜薹這樣的蔬菜含糖量中等,含糖量在10%左右。這些糖尿病患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吃還是不吃。
5、薰烤的肉類
多數人覺得薰烤的肉類食品吃起來非常香又沒有糖在作祟,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但我想說的是,大家都想錯了。舉個例子,比如說臘肉,在臘肉的制作過程當中,會添加大量的鹽分,在大量食用臘肉之後,容易增加肝腎代謝負擔。
上文我們提到過,多數糖尿病患者腎髒會出現程度不一的病理特性,因此當肝髒代謝負擔加重就會進而影響身體對血糖的控制。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於本身就有糖尿病腎病的人來說,這種情況可不容樂觀,因此即便是你非常喜歡吃臘肉,在患上糖尿病之後還是要盡量地控制自己。
6、油炸類食物
可以說大部分油炸食物的油脂含量不低,並且油脂都經過高溫,很多脂肪都可能變成反式脂肪,不利於血管健康。油脂食物我們一般常見的比如說油條,就屬於一種高熱量高澱粉的食物,雖然它吃起來非常的美味,但也是老一輩人的早餐首選,廣受中國人的喜愛。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類食物熱量太高,容易引發肥胖問題,同時也可能導致血糖失去控制。
四、除了食物本身,生活習慣也很重要
1、飲食順序要牢記
糖尿病患者吃飯時除了注意吃對的食物,保證營養均衡外,還得掌握正確的用餐順序,研究指出較爲科學的進餐順序是先喝點湯,增加飽腹感。再吃蔬菜,延緩餐後血糖的升高。接着吃主食,這裏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糖尿病患者在攝入主食時要嚴格控制米飯的用量。用餐結束之前再吃點肉,這樣不僅會使營養更均衡,而且這樣的飲食順序更加有助餐後血糖的管理。
2、用餐時間要合理
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是必須要有的,如果血糖不穩定,就可以改變一下策略,可以變爲少食多餐,比如一天吃五餐。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吃幾餐,一定要保證用餐規律,定時定量。醫生一般建議早餐在7點左右,午餐在12點左右,晚餐在6點左右。
在這三餐中尤其是晚餐千萬別吃得太晚,盡量在7點之前結束。如果需要加餐,在保證每天攝入的總熱量不超標的前提下,就可以分別在上午10點左右和下午3點左右再吃一頓。這樣規律又科學的用餐方式會使血糖的變化平穩很多。
總結: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大兇手,目前爲止,糖尿病的發病率和致死率都很高,據不完全統計,患病人數達到高達4000萬以上,並且繼續呈增長趨勢。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糖尿病是不能通過做手術這種方式直接根除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對飲食加以控制,對不好的生活習慣加以改正,通過藥物的輔助作用,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濃度維持在正常水平。
我們應該很清醒地意識到飲食控制在血糖維穩方面起着相當重要的作用,GI指數作爲幫助糖尿病患者選擇日常飲食的重要指標顯得至關重要。我認爲無論是作爲一名患者,亦或是一名普通人,我們都應該認真了解食品高GI速查表。因爲在我們身邊不乏有一些因爲糖尿病而處於水深火熱中的患者,我們能做的便是知曉這類羣體的特殊性,將心比心,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伸出橄欖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