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俗話說:“冷在三九”,小寒恰在三九前後,所以自古流傳着“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
寒爲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因此我們需要通過飲食養生幫我們度過這個節氣,那麼小寒吃什麼好呢?
在小寒時節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雞湯,再加上營養價值豐富的藥材,真是暖身又暖心,
下面就爲大家介紹一款簡單又營養的補中益氣燉雞湯!
食材
●雞:1只
老母雞有營養,但肉質比較柴;烏雞肉質嫩,營養價值高,但價格較貴,可自行選擇1種
●黃芪30g、當歸10g、白術10g、姜1小塊、花椒、鹽及米酒適量。
工具
●砂鍋
雞湯應該是砂鍋而不是鐵,因爲鐵鍋會將生鏽的味道帶入雞湯中,所以最好收集鹹味並添加更多美味。
步驟
1.黃芪、當歸、白術洗淨後放入玻璃碗中,倒入適量冷水,浸泡30分鍾。
藥材的浸泡是必不可少的,一般煎藥前我們也要先浸泡30分鍾,主要是爲了藥材的清潔和更好的發揮藥效。
2.同時將老母雞洗淨,並且燒一鍋熱水,將雞肉焯水後,放入砂鍋中,並倒入米酒去腥味。
焯水非常有必要的,焯水可以去腥味,並且不容易有很多沫沫;米酒可進一步去腥調味。
3.30分鍾後,加入500ml水入砂鍋,大火煮至沸騰,撇去浮油。
此過程需要有人守在砂鍋旁撇去浮油,撇去後可能又會出現,反復2-3次後,一般就不會有浮油沫了。
4.加入浸泡好的藥材、姜片、花椒,轉爲小火但要保持沸騰慢燉1-1.5小時
小火慢燉可保證藥效充分融入雞湯,而大火則易使藥效隨水蒸氣直接揮發,此處不宜大火。
5.加入適量鹽調味,直至肉爛脫骨即可。
這樣一道美味可口,又營養豐富的補中益氣雞湯就做好了!
小寒食補,補中益氣
補中益氣燉雞湯這道藥膳是在經典方劑“補中益氣湯”的基礎上加雞而成。
補中益氣燉雞湯中選用的主要材料有:黃芪、當歸、白術、雞。
●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肺、脾、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一身之氣,兼有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等作用。
●當歸:味甘,性辛溫,歸肝、心、脾經。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白術:味甘,性溫。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
該藥膳有護脾胃,益氣補血的功效。適合主要是由脾胃氣虛,運化乏力所致各類症狀,比如:面色萎黃,氣短乏力,食物不振,大便稀溏。
但要注意如果有陰虛發熱的症狀:午後潮熱,夜間發熱,手足心熱,煩躁,少寐多夢,口幹咽燥,那麼這道藥膳就不建議服用。
小寒時節,食補得當,一個冬天不生病!趕緊收藏轉發,爲家人熬一碗補中益氣雞湯,真是暖身又暖心!
互動話題
今日小寒,您還對其他的養生方法感興趣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