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痛的元兇:斜方肌激痛點(Trigger point)

這不是說笑,作爲一個手法治療師,在這麼多年的經歷中,我還沒在哪個患者身上找不出至少一個斜方肌激痛點。我不清楚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但我知道如果你想成爲一個手法治療師,你肯定需要裏裏外外了解這些激痛點。

首先,你應該知道斜方肌不是一塊肌肉,實際上它是三塊單獨的肌肉組成(圖1):上斜方肌,中斜方肌和下斜方肌。所有這三塊肌肉都沿脊柱往外側分布,附着在肩胛帶(shouldergirdle),但是它們的肌纖維方向各不相同,力量方向也各不相同。

圖1斜方肌(上/中/下)

這三塊肌肉協同工作所產生的肩胛骨,頸部和頭部運動相當復雜。比如,一個簡單的頭部側屈(側向右邊爲例),則需要:

右側下斜方肌收縮以固定右側肩胛骨

右側上斜方肌收縮將頭頸拉向右側

左側下斜方肌放鬆以允許左側肩胛骨擡高

左側上斜方肌放鬆以方便頭頸側向右方

從上述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斜方肌肌肉羣就像一組管弦樂隊,爲了出色完成演出,需要內部之間的相互配合。這種復雜性使得激痛點活動很容易通過作爲一個整體的斜方肌肌羣而快速擴張。

斜方肌激痛點和牽涉痛

斜方肌總共有4個激痛點(圖2):2個在上斜方肌,1個在中斜方肌,1個在下斜方肌。

圖2斜方肌激痛點

斜方肌前側激痛點位於上斜方肌縱向纖維的鎖骨附着處。疼痛放射至頸部側面以及頭部顳側。

上部斜方肌激痛點位於上斜方肌水平纖維的肩後部區域,大約在肩部最外側和脊柱中點處。疼痛放射至頸部後側接近顱骨處並向下放射至頸底部及肩胛骨區域。

中部斜方肌激痛點位於中斜方肌水平纖維內。該激痛點可以出現在中斜方肌任何部位,其位置可以沿着肩胛骨內側緣在垂直方向上變化。該激痛點放射的部位不會太遠,通常只在局部區域。

下部斜方肌激痛點位於肩胛骨下半部分的內側幾英寸處。該激痛點的標志性放射部位爲肩部最外側,靠近肩鎖關節處。該激痛點相當常見,患者常有一種“整個世界的重量都落在我肩上”的感覺。

再談一談脖子疼

脖子疼這一用語被廣泛使用是有原因的。這也是事實。現代生活的精神和情緒壓力不僅表現在大腦內部,也會以激痛點的形式表現在肌肉,比如斜方肌。

下斜方肌的激痛點對於精神壓力尤其敏感,疼痛可放射至頸部以及肩部。來自於下斜方肌激痛點的疼痛可以激活上斜方肌激痛點並導致疼痛往頸後區域放射。當兩個區域的激痛點同時觸發,頸部的緊張和疼痛就變得無法忍受,不幸的是,這只是大多數患者症狀的開始。

一旦上斜方肌激痛點被觸發,前部激痛點的激活就爲時不遠了。該激痛點的疼痛放射至頸部外側,下頜以及臉部,但最嚴重的是造成顳區搏動性頭痛。在患者的描述中頭痛常位於眼睛後方。

必須說僅釋放斜方肌前部激痛點是無用的,因爲它主要是被尚未發現的上部和下部斜方肌激痛點激活所導致。

如果你僅釋放頭痛患者的一個激痛點,那麼最好放在下部斜方肌激痛點,即使頭痛不是由它直接造成的。

兩肩胛骨之間的燒灼痛

斜方肌激痛點具有“全或無(要麼沒有激痛點,要麼全部激痛點都出來)”的特點,但一個例外是中部斜方肌的激痛點。該激痛點僅沿脊柱產生局部燒灼樣疼痛。大部分時候該激痛點的發生不受斜方肌內其它激痛點的影響,但是它會觸發菱形肌內的激痛點並共同造成較爲相似的肩胛骨間疼痛模式。

中部斜方肌激痛點的另一個牽涉部位是胸椎節段的多裂肌激痛點。多裂肌常和脊柱小面關節間的功能障礙相關。

但這並非是斜方肌內激痛點所能影響的全部肌肉,它同時也是上背部疼痛的元兇。這是因爲斜方肌激痛點可激活上背部多組肌肉內的激痛點。下面這組圖對此進行了形象的說明(圖3)。

圖3斜方肌激痛點與其它肌肉激痛點的連接

現在你可以明白爲什麼我認爲每個手法治療師,無論他們是專業的還是非專業的,都應該充分了解斜方肌內的激痛點。太多的肌筋膜疼痛類疾病都和斜方肌激痛點有關,但我們未能引起足夠重視。

胸大肌-斜方肌連接

上圖的各連接中有一個連接特別值得一提,這就是胸大肌-斜方肌連接。我們大多數人因爲長期使用電腦或低頭看手機而形成圓肩含胸的姿勢,這就容易同時刺激中斜方肌和胸大肌內的激痛點。由於這種姿勢以及拮抗關系,如果不同時治療胸大肌激痛點,就幾乎不可能有效地治療斜方肌激痛點。

小腿肌羣-斜方肌連接

關於斜方肌激痛點與其它肌肉的關系,恐怕我很難講清楚。只是從過去幾年的臨牀經驗中,我注意到許多斜方肌激痛點患者也同時存在比目魚肌激痛點。除了及其少見的比目魚肌激痛點造成同側下頜和臉部牽涉痛以外,我真的不知道這兩塊肌肉在臨牀上如何聯系在一起。此外,在那些釋放斜方肌激痛點時很痛的患者中,如果我先行釋放比目魚肌激痛點,那麼這種疼痛感覺會減輕很多。

胸鎖乳突肌-斜方肌連接

最後一個我必須強調的相互接連是胸鎖乳突肌-斜方肌連接,因爲上斜方肌的激痛點可以點燃胸鎖乳突肌激痛點。我用“點燃”一詞是因爲當患者發生頭痛時,可以從顳區的搏動性頭痛一直發展至類似偏頭痛的表現,就像燃氣一把大火一樣。相信我,如果你沒有首先處理好胸鎖乳突肌激痛點,那就很難完全消除胸鎖乳突肌內的激痛點。

如何釋放下斜方肌激痛點

因爲肩胛骨位置的不同,找到該激痛點頗是棘手。我常用的一個簡單方法是讓患者俯臥位,將雙臂放在身體兩側。如果你正確地找到下斜方肌激痛點,當你按壓它時,患者的肩部最外側會有牽涉痛以及壓迫感。同時,患者的頸後側也能感到牽涉痛。但肩部最外側牽涉痛才是最關鍵的。該激痛點非常敏感,所以剛開始按壓時應該十分輕柔,不能超出患者的疼痛承受能力(如果你發現患者開始扭動或喊出聲音,說明已施力過大。)

鬆解完激痛點後,你會發現患者的肩部會貼向治療牀(和未鬆解側相比),同時呼吸也更爲順暢。另外,應確保釋放對側的下斜方肌激痛點。作爲一個專業人員,無論患者有無疼痛主訴,我通常會首先釋放每個患者的下斜方肌潛在激痛點(圖4)。從我的經驗來看,我所見過的該肌肉不存在潛在激痛點的患者屈指可數。

圖4下斜方肌激痛點釋放術

1.患者俯臥位,將雙手置於後背。注意該體位時肩胛骨相對於手臂的突出程度。

2.用一只手標記肩胛上角和肩胛下角的位置,另一只手定位胸椎。

3.激痛點位於肩胛上角和下角中點與胸椎連線的中點處。

4.使用大拇指在朝向對側足跟的方向上施以按壓撫觸術(按壓撫觸的距離約1-2英寸),每組8-10個的按壓,共完成3-4組。

5.其它技術:使用肘部在激痛點上進行按壓。力量朝向地板方向並持續6-8秒。共完成5-7次。

楓葉之國話康復整理,轉載請事先聯系並注明出處。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