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是民間對拔罐療法的俗稱,又稱“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熱力排除罐中空氣,利用負壓使其吸着於皮膚,造成瘀血現象的一種治病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採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見,按中醫的解釋多屬風溼入骨。拔火罐時罐口捂在患處,可以慢慢吸出病竈處的溼氣,同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恢復機能的目的,從而治療風溼“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適。
由於拔火罐能行氣活血、祛風散寒、消腫止痛,所以對腰背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刁老師還介紹,火罐還可以用在人體穴位上,治療頭痛、眩暈、眼腫、咳嗽、氣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時施行。
火罐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之一,在我國漢族民間使用很久了。晉代醫學家葛洪著的《肘後備急方》
裏,就有角法的記載。所謂角法,是用挖空的獸角來吸拔膿瘡的外治方法。唐代王燾著的《外臺祕要》,也曾介紹使用竹筒火罐來治病,如文內說:“……取三指大青竹筒,長寸半,一頭留節,無節頭削令薄似劍,煮此筒子數沸,及熱出筒,籠墨點處按之,良久,以刀彈破所角處,又煮筒子重角之,當出黃白赤水,次有膿出,亦有蟲出者,數數如此角之,令惡物出盡,乃即除,當目明身輕也。”從以上介紹的角法和青竹筒制火罐的情況看來,我國晉、唐時代早已流行火罐了。
問:拔火罐有哪些好處?應該注意什麼?
答:拔火罐,是一種中醫的拔罐療法,通過負壓對於皮膚的吸着,從而使身體裏的溼氣祛除的一種方法,拔火罐有以下這些好處:
1.通過拔火罐,可以將身體裏的溼氣、寒氣,通過皮膚組織滲透出來,從而排除邪氣,讓人精神百倍。2.因爲身體的經絡、穴位和五髒六腑都是相連相通,所以通過外接的吸力,會刺激身體表面的穴位,進而通過筋骨經絡,使得人體內部器官得到相應的調理,讓人氣血暢通,強身健體。3.對於人體局部的組織損傷、腰椎間盤突出等症狀,拔火罐也有一定的功效,長期定期進行拔火罐,可以減輕疼痛,緩解症狀。
提醒大家拔火罐後洗澡很容易着涼,順序還真要注意,可以洗完澡後拔火罐,但是絕對不能在拔罐之後馬上洗澡。
拔火罐後,皮膚是在一種被傷害的狀態下,非常的脆弱,這個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破損、發炎。而如果是洗冷水澡的話,由於皮膚處於一種毛孔張開的狀態,很容易受涼。所以拔火罐後一定不能馬上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