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排不完的毒到底是什麼?這些排毒法費錢又傷身,用好3招更有效

不知道從何時起,“排毒”已經成爲國人的熱衷之事,甚至於產生了執念:

*臉上長痘、長斑,是體內有毒

*口腔潰瘍、口舌生瘡,是體內有毒

*放屁臭、大便臭、便祕等是毒素累積過多……

身體出現的很多症狀都與毒素掛鉤,人體好像有排不完的毒,於是清腸茶、按摩、足療、汗蒸……五花八門的“排毒法”更是盛行。

我們所謂的“毒”到底是什麼?各種排毒法又真的有效嗎?

“毒”爲何物?

我們人體並不是“百毒不侵”的,因此,所謂的“毒”其實是身體產生的“內生之毒”,以及從外面吸收的對人體不利的“外來之毒”。常見的“廢棄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1、細胞代謝產物

正常情況下,人體在半年內會更新身體98%組織的細胞,死亡的細胞會被臨近的細胞或者巨噬細胞吞噬。

而在細胞更新的過程中還會產生代謝物,如乳酸、尿酸、尿素和多餘的無機鹽、水等等。這些物質主要通過血液循環系統運送到腎髒處理後,經由尿液排出。

2、食物中的無營養物質

機體需要營養素來維持生存、生長發育、健康和體力活動,而日常中,我們攝取營養素最常見的方法就是食物的攝入了。

我們的消化系統會對攝入的食物進行分解,吸收我們所需要的——維生素、礦物質、水、蛋白質、碳水、脂類、膳食纖維;而像重金屬等對人體不利的,則會通過糞便排出。

3、大氣中的有害物

人在呼吸的過程中,不僅會吸入氧氣,還會夾雜一些有害氣體、粉塵顆粒物等。

氧氣被肺吸收,其他氣體連同肺裏面交換出來的二氧化碳,一起再通過呼吸排出體外。

但若是有顆粒物停留在肺裏,刺激肺黏膜,會引起一系列炎症反應;此外,吸附於顆粒物表面的可溶性毒性物質則可進入血液,對肺組織、心髒乃至全身各器官造成損害。

三大“排毒”誤區需避免

殘留在人體中的各種廢棄“毒”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人們開始想方設法清除“毒素”,但一些錯誤的方法,往往起到了反作用。

1、按摩

特別是淋巴按摩排毒,現如今很受歡迎。說是按摩時,能促進淋巴液的流動,將淋巴液往淋巴結方向趕,加快體內的毒素運輸,從而促進排毒。

淋巴可以作爲身體的“信號燈”,當身體某一部位被細菌或病毒入侵,出現嚴重病變時,它會表現出淋巴結腫大、疼痛、發炎等症狀。

但是淋巴並不是排毒器官,只是血液循環的輔助,負責運輸大分子的蛋白質和從小腸吸收的脂肪。

更何況如果病原體侵入人體,在體內產生毒素,那麼淋巴系統中的巨噬細胞會將病菌就地處理,並不需要回到淋巴結再進行消化。

淋巴按摩不僅沒有排毒的效果,也不能減肥,更不能疏通淋巴管!若按摩手法或力度不當,反而可能造成淋巴循環不暢、靜脈曲張、組織內水液瘀滯等問題。

2、導泄清腸

很多人都認爲:我們每天都在進食,因此每天都應排便,否則會有“宿便”產生,而其堆積在體內,臉上就會長痘、長斑,還會誘發肛腸疾患……

於是,各種清腸茶從不間斷,甚至連番瀉葉、大黃這些含有瀉藥成分的產品也用上了。

但你知道嗎,醫學上根本就沒有“宿便”一說,而且在食物進入人體後,經過消化系統排出無效物質需要1-3天,因而消化能力不好的人,2-3天排便1次是很正常的;若是長期用那些類似“瀉藥”的東西,反而會傷脾胃、傷正氣。長期如此,更易引發腸道病變。

人體腸道本身就具有導泄的能力,並不需要借助外來“力量”,若經常便祕,應找到原因進行針對性處理,比如腸道蠕動弱的人,可以適當運動、揉腹等改善腸道蠕動;菌羣失調的人,可以適當補充酸奶、益生菌制劑等,而不是單純的只想着要排便。

3、盲目汗蒸

汗液是人體代謝廢物排出的一種方式,但是盲目借用汗蒸來排汗是不可取的。

汗蒸屬於被動出汗,時間久了,出汗過多容易脫水,引起水電解質紊亂,易致昏厥或造成心血管意外。

而且,汗液中99%都是水,像鉀、鈉、氯、尿素氮等不到1%,而這其中能和“毒”沾邊的只有尿素氮,它還主要通過小便排出體外。

因此,出汗這事順其自然就好,不要爲了流汗排毒每天汗蒸、裹保鮮膜,出了意外,後悔莫及。但適當的運動出汗,我們還是提倡的。

做好三步,護機體,促“排毒”

人體確實需要“排毒”,但保護好三大髒器——肝、腎、腸道,我們自己也是一臺高品質的“排毒機”。

1、蛋白質護肝

肝髒,是解毒器官,而酒精、藥物、高脂食物、黴變食物是傷肝的“四大兇手”,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距離。

肝的再生功能主要依靠蛋白質,因此,適當多吃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能夠促進肝髒再生、修復,起到預防和緩解肝髒病變的作用。

像牛奶、奶酪及其制品、魚、瘦肉等富含優質蛋白。

枸杞茶:20克左右的枸杞,加入適量的蜂蜜,用水衝泡喝。枸杞中的甜菜鹼可以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保護肝髒。

2、抗氧化物抑自由基

體內自由基過多,不僅會降低新陳代謝,還會使得壞膽固醇被氧化,經過一連串的反應後,形成泡沫細胞,粘附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人體代謝受阻,就會影響髒器功能;

桑葚、葡萄、紫甘藍等都含有抗氧化物質,平時可以適當多吃。

3、果膠護腸道

果膠可以“吸附”有毒物質,保護腸道黏膜;還能結合體內多餘的膽固醇,從而減少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另外,其能促進膽汁分泌,增強腸胃蠕動,促進排泄。

南瓜、馬鈴薯、高麗菜、蘋果、柿子等中都含有較豐富的果膠。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請聯系後臺,我們將24小時內進行處理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