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科技大佬谈笑风生,采访过扎克伯格、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
他与各界名流都有过深入交流,来到他的频道的人包括奥巴马、科比、威尔·史密斯;
在竞争者众、新人迅速淘汰旧人的自媒体领域中,他被评价为还能再活跃50年的YouTuber;
他的风格似曾相识,B站拥有千万粉丝的博主何同学或是影视飓风的Tim,国内的科技博主身上或多或少能够看到他的影子。他如泉水般润泽后辈,十年如一日地为粉丝提供高水准内容。
他是数码区常青树,世界顶流博主,坐拥YouTube1700万粉丝的MarquesBrownlee,或者用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MKBHD。
一、勇敢的少年,与移动互联网的巨大红利
MKB的YouTuber生涯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见证了他从热情的业余爱好者,走向具备专业素质的创作者,再到下定决心成为全职YouTuber。
这一条新笔记本电脑随附的遥控器的分享。
一个还和父母同住的15岁的孩子,在卧室的角落里,打开自己的第一台笔记本的网络摄像头,开始说话,紧张与稚嫩尽显。
展示细节时,需要像一些美妆博主一样用手心托住产品靠近镜头,以便自动对焦。
拥有第一台摄像机是他作为YouTuber的首个里程碑,他开始变得专业。
时至今日,他对一流工具的使用毫不吝啬,他的DSMC2RED相机安装在一个25万美元的遥控机器人手臂上,这台机器让他们的团队拍摄出其他团队无可复制的创意镜头。
第二个里程碑,是他与科比的对谈,这次经历让他对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思考。
2014年2月,还是一名大三学生的MKB突破100万粉丝。
但甚至到这个时候,他的父母只是知道他有一个还不错的爱好,并不了解他在做什么。他也还未下定决心走上这条道路。
直到他在一年后采访了科比,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但当时只是寻常,科比正值告别巡演季中期,正在宣传新球鞋,在那个健身房如车轮战一般陆续接受了很多人的采访。
MKB只是众多采访者之一,这次的采访却给他打开了一扇窗。
不仅更多的商业合作开始找到他,他也开始意识到擅长某一领域的人同样可以把影响力扩散到其他领域。
第三个里程碑,是大学毕业后,他决定将博主作为全职工作。
然而,选择成为全职博主就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持续创作,赢得观众的喜爱,一是如何做好商业化,经营好个人社交资产,让账号长期运转下去。
二、内容嗅觉,与常青的个人IP
2009年,划时代的iPhone4即将发布,4G即将铺开使用,科技日新月异,互联网迅速迭代更新。
回头来看,不可否认MKB乘上了互联网兴起的东风,押中了平台增长与科技行业爆发的红利。
但能够从大浪淘沙走出来,并成为中流砥柱者,并不在多,这得益于他良好的网感和内容嗅觉。
他开辟的复古频道与采访节目独树一帜,让他从千篇一律的内容中脱颖而出。
与YouTube官方合作的RetroTech选题,意在以今日视角回顾过去经典科技产品。
他让人们戴上眼罩,靠触摸猜测物品。从感受到一块屏幕,到意识到按键的特殊,再到惊喜地叫出「GameBoy」的名字,观众的心情也随之起伏。
他也如孩子般好奇,堪比板砖的「GameBoy」的耐久性究竟如何?他邀请朋友一起用喷火枪炙烤至机器融化变形。
本以为机器会直接报废,但当观众听见卡带顺利插入的电子音时,惊喜感自然溢出屏幕。
也不禁让人慨叹,这种好奇和探索竟然还会得到回音,而MKB带给人的惊喜不止于此。
在这个系列中,他还回顾了世嘉的游戏机、摩托罗拉的大哥大、最早的苹果一体机麦金塔计算机等等,这些怀旧的电子产品将观众们带回他们的童年时代,也让人们看到这些有开创性的产品如何将我们由过去带到未来,让追求更新更尖端的科技频道承载了人文的内涵。
在科比之后,他也开辟了一个采访频道。
与马斯克的对谈播放量高达1500万。
对谈中MKB谦逊有礼,从容淡定,交谈友善而流畅。
他对科技的热情为每一场采访注入活力。
这些采访并不聚焦在这些名人闪闪发光的履历上,而是专注分享他们对科技有趣的看法和看待科技的方式。
频道做大做强,但他初心不改。
2021年MKB迎来自己的5人小团队,2022年这个数字到了13。
但即使团队扩大,MKB也直言他会保留最困难也最有创造性的工作:写作、拍摄和剪辑。“内容策略(contentstrategy)是我最能为YouTube科技内容做贡献的领域”。
某种意义上,他一直是那个坐在小房间里为远方的网友热情介绍数码产品的少年。
三、科技nerd,在不同的平台经营社交资产
MKB和马斯克一样都是重度Twitter用户,甚至到了话痨的程度。从2009年注册Twitter开始,MKB在Twitter上以日更的频率发布了5.4万条内容,近一年的互动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600万。
Twitter类似于国内的微博,重图文内容,汇聚时事热点,同时也有很强的社交属性。
他吐槽三星折叠手机的脆弱,用了一个颇具反差和喜剧效果的GIF,一只狗狗在着火的房子里喝咖啡并且地说着一切正常,这条Twitter得到一万多人的喜欢。
也有和马斯克开玩笑的Twitter。
除去这些活泼有趣的回复,他在Twitter上回应BLM等热点社会问题时,则会呈现出更为逻辑清晰,富有理性的形象。
除了Twitter,其他内容平台他也没落下。
在Reddit发帖后,他也积极回复网友的问题,旧日的童年玩伴的再次出现与祝福也得到了他真诚的回复。
从结果来看,MKB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积极与粉丝与名流互动,既保持了大众视野中的活跃度,又打造出更为丰满的个人形象,进一步营造出有亲和力的、客观的科技内容创作者形象。不仅延长了自己的IP生命线,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他社交资产的价值。
遍历MKB的发家史,十四年如一日的创作中,热爱、天赋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MKB相信,利用各个平台的特点和资源,以针对性的内容触达不同的受众,能够在不同平台发挥个人的杠杆作用,小投入出大效果。并且这也是真诚面对观众的方式。
甚至没准儿哪天像MKB那样靠点评行业热点冲上热搜,或是一不小心就和全球首富互关上了。
在接受ColinandSamir采访中他再次提到了迭代,这一次是更加深思熟虑的、高屋建瓴的,走向更多元化的商业布局。
作者:斯维奇,监制:吴怼怼
本文由@吴怼怼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