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有風險,心電監護來護航!什麼是心電監護下的牙拔技術?

牙拔除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拔牙」。

隨著人口老齡化逐步加重,臨床上高齡老人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拔牙需求也越來越常見。

拔牙時常伴隨有患者緊張、焦慮、疼痛、手術應激反應等因素,可能出現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徵改變,加重患者全身病情,甚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意外發作,更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等情況。

因此臨床上高齡且合併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常被列為拔牙相對禁忌。

但是,這類患者的需要拔除的病灶牙得不到安全有效的拔除,因為牙齒的疼痛、炎症等,會產生反覆的牙齒劇烈疼痛,影響進食,影響義齒修復,甚至可加劇原有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隨著口腔醫學的發展以及日益增多的需求,針對高齡伴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心電監護下拔牙已經形成了共識。

儘管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拔牙具有一定風險性,但進行了完善的術前檢查、充分的醫患溝通、術中的心電監護、微創的手術治療,在心內科或麻醉科醫生的保駕護航下,仍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口腔頜面外科
醫生對大家關心的心電監護下拔牙的一些事項進行整理,今天就來和大家講一講~

②特殊疾病者,給予必要的術前用藥,如患者入室後血壓偏高,可給予降壓藥控制術前血壓,預防術中血壓進一步升高。

風心病、心臟瓣膜置換術後的患者,拔牙前需口服抗生素。

③術前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病情,消除患者緊張情緒。

④拔牙手術遵循微創、無痛的原則,縮短手術時間,降低術中及術後併發症。

⑤拔牙術後繼續監護,生命體徵平穩,患者無不適後,在家屬陪同下離院,並做好術後醫囑。

心電監護下拔牙的指徵需要麻醉科醫生及口腔頜面外科醫生共同評估決定。

不是所有全身疾病都必須在心電監護下拔牙,也不是有了心電監護下治療,就完全沒有手術風險,控制不佳的全身疾病,仍需相關專科治療後,病情穩定後才可以拔牙。

②充分向醫生告知全身疾病情況,現階段用藥情況。

③糖尿病患者需術前控制好血糖。

④需不需要停用抗凝血藥?
千萬不要為了拔牙輕易停用相關藥物。

阿司匹林,波立維,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常規拔牙手術目前提倡不用停藥,口腔拔牙後出血多數可以通過局部壓迫、縫合等方式止血。

如服用華法林等抗凝血藥,需在拔牙前查凝血功能,通常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值在2.5以下,拔牙創口不大的情況下,也可以不用停用華法林。

如果凝血檢查指標不好,在內科醫生指導下,可以調整華法林用量或改為其他抗凝藥,擇期再拔牙。

輕易停用上述藥物後,可能引發的心腦血管血栓風險及危害性,遠遠高於拔牙後出血的風險,停藥需謹慎。

②安靜整潔、配套齊全的獨立診室。

③配有完善的搶救設備及搶救藥品。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