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為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乾燥成熟果皮。秋季採收成熟果實,曬乾,除去種子和雜質,生用或炒用。花椒是中國特有的香料,位列調料「十三香」之首,無論紅燒、滷味、小菜、四川泡菜、雞鴨魚羊牛等菜餚均可用到它,是烹飪的好幫手,與我們日常的飲食息息相關。花椒也是一位中藥,最早載於《神農本草經》,它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具溫中止痛,殺蟲止癢之功效,《本草綱目》言其「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溼,治風寒溼痺,水腫瀉痢;入右腎補火,治陽衰溲數,足弱,久痢諸證。」
關於花椒的來歷有一個傳說。
三皇五帝時期,長江岸邊有個臨江小鎮,鎮裡住著一對年輕夫妻。男的叫椒兒,女的叫花秀,恩恩愛愛,辛苦勞作,生活過得十分富裕。一年,神農到臨江考察。當地大官把椒兒家作為考察的地點。這麼安排是因為椒兒家生活富裕,這樣神農一看,臨江人生活富裕,一定與父母官「執政為民」有關,臨江的官員就有希望得到提升。可神農不好糊弄,到了椒兒家,雞鴨魚肉不吃,只願吃家常便飯。這下,把地方官難住了。
看官員為難,花秀站了出來。她說,自己做的家常飯比山珍海味還好吃。花秀給神農做了蕎麥麵攤餅和一碗小白菜、紅蘿蔔湯。湯一上桌,一股清香味道,直往神農鼻子裡鑽。
神農一嘗,連說好香。他問花秀為啥此湯如此之香,花秀說她在湯裡加了一種香料。神農是農業專家,一聽香料,他來了神兒。花秀帶著神農來到山裡,從一棵樹上採摘了一粒果實。他把果實放到嘴裡,醇麻味很快散發開來,向喉嚨躥去。他拿事先準備好的涼開水將果粒衝到肚裡,不一會兒感覺到脾胃發熱、胃氣上衝。神農立馬發覺,這是醫病的良藥啊。後來,這種美味的調味品,就用花秀和椒兒名字的第一字「花」和「椒」,命名為「花椒」。
【臨床應用】
1、中寒腹痛,寒溼吐瀉
花椒辛散溫燥,入脾胃經,長於溫中燥溼、散寒止痛、止嘔止瀉。常與生薑、白豆蔻等同用,治療外寒內侵,胃寒腹痛、嘔吐等症;與乾薑、人參等配伍,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不思飲食等,如大建中湯;與肉豆蔻同用,可治夏傷溼冷,洩瀉不止,如川椒丸。
2、蟲積腹痛,溼疹,陰癢
花椒有驅蛔殺蟲之功。常與烏梅、乾薑、黃柏等同用,治療蟲積腹痛,手足厥逆,煩悶吐蛔等,如烏梅丸;單用煎液作保留灌腸,用治小兒蟯蟲病,肛周瘙癢;若與吳茱萸、蛇床子、藜蘆、陳茶、燒鹽同用,水煎燻洗,治婦人陰癢不可忍,非以熱湯泡洗不能已者,如椒茱湯;單用或與苦參、蛇床子、地膚子、黃柏等,煎湯外洗,治溼疹瘙癢。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適量,煎湯燻洗。
【使用注意】陰虛火旺之人忌食
平臺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感冒發燒怎麼辦?實用退燒妙招免費送啦!
餐桌上的中藥菜,你吃過幾個?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