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每日一講之「列缺穴」(內附名老中醫治療經驗分享)

列缺

【取法】在撓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取穴時兩虎口交叉,當食指尖所至凹陷處。

【主治】⑴偏、正頭痛⑵急性乳腺炎⑶落枕⑷遺尿

【機理】列缺為手太陰肺經絡穴,和手陽明大腸經相聯絡;列缺又是八脈交會穴,通於任脈。故可治療與肺、大腸、任脈有關的病症。

【刺灸法】斜刺,埋針

【治療經驗】

◎張麗蓉等:近20年來運用此穴治療偏正頭痛數百例,效果甚好,每日針一次,輕者一次冶愈,重者3次即愈。

操作:用30號1寸半毫針,針尖向肘部斜刺0.5-l寸,針感可向下傳至拇指,向上傳至肘部。得氣後,拇指向後輕微緩慢捻轉約1-2分鐘,至患者頭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留針15-20分鐘。

按語:正如《四總穴歌》「頭項尋列缺」,《醫宗金鑑》列缺主治中也說:「偏正頭痛治自痊」。列缺是手太陰肺經絡穴,與手陽明大腸經相通。《靈樞◎經筋》篇曰:「手陽明之筋……直者從肩髃上頸,其支者,上頰,結於頄;直者,上出手太陽之前,上左角,絡頭,下右頷」。故列缺可治偏正頭痛。

◎王宗學:30多年來運用列缺治療急性乳腺炎、落枕,有較好的效果,常常得氣後在施行手法過程中疼痛消失或顯著減輕,多數病例1-3次治癒。

操作:用30號1.5寸不鏽鋼針,以15-20°角向上斜刺,針刺左側,進針得氣後,拇指向前食指向後頻頻捻針,症狀緩解後留針30分鐘。留針期間,每10分鐘行針1次。

按語:乳腺炎為氣滯血瘀,乳絡不通,乳汁瘀滯所致。肺主一身之氣血運行,列缺為肺經絡穴,有宣肺理氣之作用,故可治療乳腺炎。列缺又通於陽明。陽明經筋從肩髃上頸,故列缺又可治療落枕。

◎萬桂華:餘採用列缺穴治療落枕60餘例,用強刺激手法而獲效。

操作:斜刺,針0.5-1寸,強刺激,上下提插捻轉,並囑患者頸部左右搖擺,針10分鐘。

按語:列缺為手太陰肺經絡穴,不僅治本經病證,且可治療與其相表裡經病證。手陽明大腸經,從缺盆上頸貫頰,故可疏通大腸經氣,治療落枕。

◎吳旭初:餘每遇小兒遺尿,首選列缺埋針,多年來曾觀察20餘例,其中有半數1-2次即有效。如經3-5次不效者,可改用其他穴位,如三陰交或次髎等也有較好效果。

操作:用30號0.5-l寸毫針,向上(肘部)沿皮斜刺,施以提插補法,針感由前臂向肘肩部傳導,每次運針約2分鐘,然後膠布固定,每日或隔日1次。

按語:列缺為手太陰肺經絡穴,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任脈。針刺本穴,可宣肺降逆,通調水道,兼調任脈而制約膀胱。張景嶽云:「小水雖制於腎,而腎上連肺,若肺氣無權,則腎水終不能攝」。《靈樞◎經脈》篇曰:「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虛則欠(去欠),小便遺數」。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