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養生與中醫-兩手攀足固腎腰

第一篇我用中醫的視角講解了一下八段錦的第一式,雙手託天理三焦.大家可以先看一下下面的連結

體育養生與中醫——八段錦之雙手託天理三焦

今天開始我們聊聊我平時連貫的第二式兩手攀足固腎腰.可能寫到這裡就有朋友會指出了,流傳了幾百年的第二式都是左右開弓似射鵰.

之前我也是那樣去練習的,直到幾年前我接觸到了張至順道長的八部金剛功.八部金剛功與八段錦哪個在前我們不去爭論,但畢竟都是道家傳承了上千年的功法,這個是值得肯定的.而八段錦由於流傳與文字之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可能有些已經不是本來的面貌,比如順序.而八部金剛功是道家口口相傳下來,保留了其原先的大部分精髓.那想到這裡我就開始思考一個問題,八部金剛功的順序為何是這樣安排的.

三焦—腎—脾胃—肝—肺—五勞七傷–周身–飲嗜

我在第一篇文章中說道了,第一式三焦是元氣的別使,通行全身,所以第一式激活的是周身之氣開始運行,氣行則血行.《黃帝內經》說:「腎為心之主,脾為腎之主,肝為脾之主,肺為肝之主,心為肺之主。」按照《黃帝內經》的原理,先固腎腰。「腎為先天之本」,他是人的生命的根基。其順用於外,可以生人;其逆用於己,可以自生。根深葉茂,欲枝葉繁茂,必須先培根本。脾為後天之本,故「固腎腰」之後,接之以「調理脾膚」。繼而,是「左肝右肺」。然後,對最主要的「君主之官」的心臟,用「回頭望足去心疾」來調理。這個順序正是《黃帝內經》五臟所示的順序.

如果按五行關係分析,肺金克肝木,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腎水.而我們練功之法必以其逆向而行,正如古人說的,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就是逆則五行相剋之道.因此我將第二式調整為固腎腰,練習幾日就會略感不同,大家不防一試.

下次和大家聊聊第三式調理脾胃需單舉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