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曾經遇到過這樣一種「悲劇」,好好的飯菜加熱之後,外面的塑料盒變形了,無奈之下,只能把盒子和飯菜一起送進垃圾箱。
雖然現在大部分外賣盒、保鮮盒都說自己能加熱,但很多朋友還是心存疑慮。
尤其是爸媽,害怕加熱有毒,在家從來都不讓我們把塑料盒放進微波爐,剩飯剩菜都要倒進瓷盤、玻璃碗裡再熱。
這次研究所認真分析了各種塑料製品的材質,一次性把它們能不能加熱,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項說清楚。
一次性塑料餐盒
認準「PP」標識
—
各種打包盒、外賣盒,常常是大家懷疑加熱後會有毒有害的重災區。一塊錢一個的打包盒,加熱能安全嗎?
目前,一次性塑料餐盒的主要材質有PS和PP兩種。
PS(聚苯乙烯)一般會做成比較古早的發泡打包盒,只能接觸80°C以下的食物,微波加熱會在高溫下分解釋放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PS發泡塑料接觸油脂豐富的食物並且微波加熱一定時間後,聚苯乙烯高溫分解並向食物中遷移
不過,由於PS餐盒不能加熱,以及大家擔心其中發泡劑的安全風險,PS餐盒已經比較少見了。
更常見的是,PP(聚丙烯)餐盒,最高耐受130°C高溫,可以微波加熱,認準外賣盒上是否有「PP」標識(三角標識裡的數字「5」)就好。正規產品也會明確標註「本品允許/禁止微波爐加熱」。
PP打包盒蓋
打包盒能放心加熱,終於可以告別之前把剩菜倒出來、沾滿手油的體驗了!
保鮮盒
看清使用注意
—
現在大家買到的保鮮盒主要還是PP材質的,還有一小部分是Tritan材質的。材質相對安全,出現的問題往往是因使用不當導致的變形。
Tritan材料的強度和透明性比PP更高。美中不足的是,Tritan耐熱溫度在94~109℃之間,盛裝開水是沒有問題的,但放入微波爐或用過熱蒸汽高溫消毒時,仍有可能變形。
需要熱飯、熱菜,不如選PP材質的。在各大電商平臺上,大部分保鮮盒也都是PP材質的,耐高溫、耐微波、無雙酚A,選購上問題不大。
在使用上,不得不說,有些小夥伴是真的隨性。研究所中午潛伏在茶水間觀察同事們加熱午飯,看得是心驚膽戰——怕熱不透,一連加熱三五分鐘;怕串味,帶著蓋子加熱。
真實熱飯場景還原,怕出事沒敢熱5分鐘
雖然PP材質的保鮮盒適合微波加熱,但連續加熱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分鐘,以防高油脂食物溫度過高造成塑料中有害物質析出。
同時,保鮮盒最好也不要帶蓋加熱。微波加熱會在食物內部產生蒸汽,而蒸汽逸出時,會導致保鮮盒內外氣壓差異。如果蓋子密封得太好(尤其是有矽膠密封條的保鮮盒蓋),氣壓差可能會導致盒子變形。
膨脹的保鮮盒
保鮮盒的各種使用注意都會印在包裝上,強烈建議大家使用前認真讀一讀。
保鮮膜
選耐高溫的
—
保鮮盒不能帶蓋加熱,又不想好吃的飯菜在微波爐裡串味,就需要保鮮膜閃亮登場了。然而,有些朋友很困惑,薄薄的一層膜,接觸滾燙的飯菜真的安全嘛?
超市裡賣的家用保鮮膜一般就三種材質,PVDC、PMP以及PE。
微波加熱,首選保鮮膜中的「高富帥」——PVDC、PMP保鮮膜,可以耐受140~180℃高溫,安全性能更高。
加熱時,讓食物和保鮮膜保持一定距離,避免直接接觸;也可以在保鮮膜上扎幾個小洞幫助水分含量較大的食物中蒸汽的逸出。
PE保鮮膜,一般來說不太耐高溫,用之前要看看,包裝上有沒有「可以微波」的標識。
追求環保,或者就是不放心保鮮膜的朋友們,還可以選擇PP防濺蓋或矽膠保鮮蓋。
註:矽膠蓋記得留個透氣口
要放進微波爐加熱的塑料製品真心不少,最後再劃個重點吧——
終於搞清了哪些塑料製品可以微波加熱,再也不用飯菜在保鮮盒、陶瓷盤裡來回倒了。
點讚、收藏,熱飯熱菜時拿出來看看。
轉發到相親相愛一家人,讓家人們都放心。
一個彩蛋提醒:在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裝食品的紙袋裡,會有一層防油防水的PE或PLA塑料淋膜,這些覆膜都不耐高溫,不適合放進微波爐加熱。
最近微信改版,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研究所設為星標?哦~
合作專家趙朱雪子
食品包裝工程師
食品創新與產品設計碩士
科學審核孫亞飛
清華大學化學系博士
內容策劃Susie
合作請聯繫tangyueshu1@
參考文獻
[1]He,Ying-Jie,etal.”Migrationof(non-)intentionallyaddedsubstancesandmicroplasticsfrommicrowavableplasticfoodcontainers.”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417(2021):126074.
[2]王君.聚乙烯保鮮膜中鄰苯二甲酸酯遷移規律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14.
[3]應璐,王全林,何海霞,等.微波適用塑料食品保鮮膜/袋組分的總遷移量測定方法的對比[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2,48(2):5.
更多美好生活
來看丁香生活研究所
監製Fei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