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如何區別是感冒、流感還是新冠?國家衛健委科普來了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劉昶榮)1月8日,天津20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相關流調信息已公布,其中15名是中小學生。此外,河南本輪疫情也已有5名學生、兩名幼兒園職工感染。幼兒、學生由於在幼兒園、學校等機構與人群接觸密切,一旦出現病例,易發生聚集性疫情。當下時值寒冬季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同時,也是兒童流行性感冒高發季節。孩子出現咳嗽發燒,如何區分是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還是新冠肺炎呢?國家衛健委今天(1月9日)在其官方微信公共號「健康中國」發文科普。

文章指出,感冒通常會有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的症狀,可能會有發燒。但一般是低中度發燒,持續時間1~2天,基本3~5天就可以自愈。感冒很少會有全身肌肉疼痛或者乏力的全身症狀。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主要症狀包括發熱、咳嗽、乏力,也可以有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部分病人還可能出現嗅覺和味覺喪失。

文章呼籲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就診時,一定要如實描述病史,幫助醫生更快更準確地進行診斷。

此外,戴口罩是預防上述三種疾病的重要手段,孩子不願戴口罩怎麼辦?科普文章建議,1歲以下的孩子不適合戴口罩,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又戴不住口罩,主要是以被動防護為主。所謂的被動防護就是靠父母、家人、看護人的防護來間接保護孩子。

第一,看護人自己要戴好口罩,以身作則。第二,不要對著孩子打噴嚏。咳嗽和打噴嚏時,別忘了用紙巾或肘部捂住口鼻。給幼兒的衣著要合適,不要覺得是冬季就使勁捂著,但也不提倡某些家長為了鍛鍊孩子的耐冷能力,結果讓孩子著涼生病。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通過講故事或講道理的方法,直接告訴孩子我們為什麼要戴口罩。作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自己先戴好口罩。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