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下肢腫痛高燒不斷,醫生一查:這是中毒了

前不久,福州的張先生因為下肢腫痛並伴隨發燒,前往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後發現張先生的病不簡單,還和前一陣子的颱風有關。

下肢腫痛蔓延擴散男子腳上中了「毒」

醫生回憶,今年60歲的張先生前來就診的時候,右腳紅腫,綜合發熱的症狀,他受到感染的可能性極大,醫生說,這種炎症可不一般。

醫師楊晟興

會出現逐漸向上的蔓延,隨著炎症的擴散。這個病人的感染是從趾間開始的,因為腳氣、腳蘚,往往從足趾之間有小的破損。

醫生表示,張先生的病在醫學上被稱作丹毒,丹毒是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皮膚淋巴管網感染,嚴重的話可引發全身性膿毒症,出現感染性休克,繼而危及生命。

醫師楊晟興

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的話,會從我們的足背,慢慢會侵犯到小腿,甚至到大腿,然後侵犯腹股溝淋巴結會腫大,最後出現感染性休克、敗血症等。

淌積水足蘚成誘因

「丹毒」危害不可輕視

由於張先生患有足蘚,而丹毒的發作往往都是從足蘚處開始的。醫生懷疑,導致張先生患了丹毒的真正元兇與前一陣的颱風「盧碧」有關。

原來,颱風「盧碧」剛過,路面留下一些積水。而當時張先生穿拖鞋蹚水出過門,沒想到次日就發病了。醫生說,丹毒好發於糖尿病與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蹚水後,若沒及時更換鞋襪或擦乾腳,細菌便趁機從腳上的一些細小傷口鑽入,進入人體後沿淋巴管上行,造成炎症和不適。

目前,經過治療,張先生的病情已經得到了控制。不過醫生告訴記者,丹毒經治療好轉後易復發,日後若發現下肢出現異常,要及時就診,以免丹毒反覆發作,最終導致下肢淋巴水腫、局部皮膚粗厚、肢體腫脹。

醫師楊晟興

如果本身發現自己有足蘚,或者腳上有破口,那就儘量不要去淌水,足面發現紅腫,應及時及早儘快來就醫,把感染控制在源頭。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