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不能胡亂搔抓,可能會導致丹毒

受訪專家:解放軍總醫院第四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楊宇光

本報特約記者趙雙林

前兩天,一位患者因為右腳疼痛腫脹伴發熱兩天來皮膚科門診看病。脫了鞋,我一檢查,發現他整個右腳背,包括腳踝和小腿下半截都是一個紅腫發熱的狀態,我一摸患者就感覺很疼,表面還有些水泡。通過血常規檢查,發現他的白細胞高達1萬多,確診為水泡大皰型丹毒。

仔細詢問病史得知,患者前幾年得了腳癬(俗稱「腳氣」),由於奇癢難忍,他常通過狠狠搔抓來換取片刻舒爽。結果,他撓掉發白的小泡般的皮膚,讓伴有少許滲液的趾間紅色糜爛面暴露出來,給了細菌趁虛而入的機會,最終導致更為嚴重的軟組織感染(丹毒)。

腳氣是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皮膚癬菌和非皮膚癬菌的白念珠菌等所引起的足部淺表皮膚真菌感染,通常連續外用特比萘芬、聯苯苄唑、舍他康唑等抗真菌藥

2~3周即可治癒。對於久治不愈且面積廣泛者或者趾間糜爛型的足癬,可在上述外用藥的基礎上再加服一種口服抗真菌藥(特比萘芬片或伊曲康唑膠囊),連服一周大多可以治癒。

丹毒是一種細菌感染,經常引起患者局部疼痛合併全身症狀,比如乏力、高熱、寒戰等。臨床上治療腳癬並發丹毒,需要同時使用抗真菌和抗細菌藥物。抗生素首選青黴素一類,一般需要輸液2周左右,同時還要每天花大量時間給傷口敷藥上藥,治療紅腫水泡。

另外,患者胡亂搔抓,不僅會導致丹毒,撓了患處的手指還可能成為感染源,把真菌傳播到身體其他部位,如感染手部發生手癬或者擴展到腹股溝、臀部發生股癬,也可能把真菌傳染給其他人。塗藥膏時可以直接用手指接觸並且按摩患處,因為有抗真菌藥物的存在,真菌不會因為抹藥而傳染手指。

本文來自【】,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