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胳膊疼痛無奈用開水止痛,患者專家期盼將鎮痛治療納入醫保

融媒體12月13(記者伍偉通訊員聶文聞張迪)「一痛起來,胳膊火辣辣的,好像有人一刀一刀地割,狠心用開水燙才能些許緩解。」十年來,黃岡程先生每天不間斷的疼痛讓他根本沒法正常吃飯喝水、整宿整宿的失眠。為了止痛,右胳膊燙出好多大水泡!生不如死的程先生找到武漢協和醫院疼痛科求救,近日,楊東主任團隊為他施行了國內第三例脊髓電刺激電極植入療法,通過一個體外「鎮痛遙控器」調節植入體內電極的電壓、脈寬等參數,從而緩解疼痛。

10年切膚之痛讓他痛不欲生,用開水「鎮痛」才能緩解

2009年9月,程先生由於騎摩託車摔傷導致右胳膊失能,隨後出現右上肢持續性疼痛。剛開始,他每天依靠抗神經痛藥物緩解疼痛。可是,疼痛也在不斷加劇,服用的藥物劑量從1顆到2顆再加到4顆。不久,口服鎮痛藥物已經不能滿足需要。」此次手術的成功,標誌著疼痛科微創治療水平又上了新臺階,為廣大頑固性疼痛患者帶來了福音。

為了緩解疼痛,只要聽說哪裡有方法治療,程先生一家立刻啟程求醫,一家人跑遍了老家大大小小各個醫院,不僅如此,他還試過無數的偏方、土方,但疼痛仍舊沒有很好的解決,最後狠心用毛巾加開水燙才能些許緩解,為了止痛,右胳膊燙出好多大水泡!

走投無路的程先生一度服用安眠藥自殺來結束這十年的疼痛折磨,幸虧程先生家人及時發現並送他到醫院及時洗胃才保住性命。事後,一家人輪番對程先生做思想工作,希望他能堅持下去,並陪同他繼續開始了求醫路。

一個鎮痛遙控器調節緩解疼痛,生活又有了盼頭

經病友推薦,程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武漢協和醫院疼痛科。根據病史,該科呂陽教授診斷程先生是臂叢神經損傷後神經病理性疼痛,可能與當時車禍後遺症有關,建議嘗試脊髓電刺激療法。聽到呂陽教授的建議後,程先生一家都很激動,經過全家人的商議,決定採納脊髓電刺激電極植入療法。

協和醫院疼痛科經過慎密的術前討論,11月30日,疼痛科主任楊東副教授帶領疼痛科團隊呂陽教授、張燕博士等,在DSA下行經皮脊髓電刺激電極植入術。術中,呂教授對程先生做了初步測試,儀器能夠有效地緩解疼痛。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切口僅針眼大小,幾乎無出血。經過一周的測試,患者右胳膊疼痛緩解60%-70%,爆發痛完全消失,多種治療神經病理痛藥物均減量。

程先生感激地說:「十年了,我終於可以正常吃飯、喝水、睡覺了,對生活我也有了盼頭,感謝協和醫院疼痛科,也希望新的技術可以幫助到更多像我一樣的病友。」

器材費用高昂成攔路虎,「鎮痛」治療何時納入醫保?

楊東主任介紹,脊髓電刺激電極植入術是在影像設備引導下通過穿刺方法把一個電極植入到椎管的相應脊髓節段上,通過刺激器以合適的低強度電流刺激脊髓神經,阻斷疼痛信號傳入大腦。刺激器由一個體外遙控器控制。通過遙控器,患者自己可以根據疼痛的程度,來調節儀器的電壓、脈寬等參數來緩解疼痛。

專家解釋,脊髓電刺激是世界上公認的治療慢性頑固性疼痛的先進療法,屬於綠色物理治療,副作用小,能夠經濟有效地緩解頑固性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累計手術超過28萬例。這種療法對常規治療無效,藥物無法控制的腰背部手術後疼痛症候群、帶狀皰疹相關神經痛、神經損傷後神經病理性疼痛、周圍缺血性疼痛、複雜局域疼痛綜合症、殘肢痛、幻肢痛慢性疼痛尤其有效。但由於器材價格高昂,該治療方法在我國僅開展3例,專家呼籲儘快將此類「鎮痛」治療納入醫保,造福更多疼痛患者。

據了解,協和醫院疼痛科在華中地區率先開展脊髓電刺激術,在手術例數和技術水平上均處於全國領先地位,此次治療臂叢神經損傷後神經痛為我院第二例。脊髓電刺激術是各類頑固性神經病理性疼痛的終極治療方案之一,為頑固性疼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手段。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