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敏性食物

隨著日照時間的變長,強度變大,「光敏性食物」也經常被提及,越發顯得「時髦」。其實,它指的就是含有光敏物質的食物。這些食物中大都含有一種叫呋喃香豆素的化學物質,能夠吸收320納米到380納米的紫外線,而受到紫外線照射的呋喃香豆素能夠破壞細胞壁,引發黑色素沉積,使皮膚出現不適。

我們在吃了光敏性食物後,經過消化吸收,食物中所含的這種光敏物質就會進入皮膚,再加上日光照射,就容易出現兩個後果:一個是最常見的曬黑。當我們外出遊玩的時候,有些人很快就被曬黑了,而有些人就沒有那麼快。這裡很有可能就有光敏食物的作用。也就是說,在相同膚質和防曬條件下,如果你吃了光敏性食物,多半會比別人更容易曬黑。第二個就是很不幸的被「曬傷」。很多擁有敏感肌膚的人,如果吃多了光敏性食物,再被陽光照射後,身體某些裸露的部位就會出現紅腫啦、起疹子啦,有些還伴有明顯的瘙癢、燒灼以及刺痛感。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是光敏性的食物?蔬菜中一些含葉綠素高的大都是光敏性食物。常見光敏性蔬菜有灰菜、紫雲英、雪菜、萵苣、茴香、莧萊、薺菜、芹菜、蘿蔔葉、菠菜、養麥、香菜、紅花草、油菜、芥菜等。水果中有無花果、柑橘、檸檬、芒果、菠蘿;海鮮中有螺類、蝦類、蟹類、蚌類等。但是,這些食物是否會導致日光性皮炎其實更取決於個人的體質,所以,那些過敏體質的人需要更加的小心。

除了食物,有些藥物也含有光敏物質。

比如光敏性中藥有:白芷、竺黃、荊芥、防風、沙參等。

光敏性西藥包括:磺胺藥、阿司匹林、水楊酸鈉、四環素、撲爾敏、利眠寧、口服避孕藥、雌激素等。

另外,在化妝品中,有些香料中也含有光敏物質,比如:佛手柑香油、檸檬油、檀香油、麝香、龍涎香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沒有辦法避免這些光敏性食物的,那麼我們如何減輕光敏性食物的危害呢?

第一,吃了光敏性食物,一定要注意防曬。比如戴帽子、戴口罩、戴墨鏡、打傘都是好方法。尤其是對於哪些皮膚敏感的「大男人」,別覺得大太陽下打傘就只是女性的專利。外出遊玩,糖果色、古銅色的膚色固然誘人,但是如果曬傷就得不償失了。

第二,要學會正確使用防曬霜。很多防曬霜都會和皮膚(皮脂膜)有個適應的過程,且防曬產品中水分蒸發後,防曬劑才能更緊密地附著於皮膚。所以,防曬霜應該在出門前15-20分鐘塗抹,給產品中的水分蒸發留有一定的時間。另外,還需要每2個小時補充一次,塗抹厚度應達到2mg/cm2,也就是說手掌大小的面積需要塗0.2克左右的防曬霜。(注意:沒有SPF值的隔離霜不具有防曬的作用)。

最後,對於那些皮膚已經處於皮炎、痤瘡、溼疹、紅斑狼瘡、日光性皮炎等情況下的朋友,則需要做到:

1、在日曬傷急性期內,可以冷敷皮膚紅腫處,再塗擦修復霜,視情況,在醫生指導下可口服抗組胺藥及外擦糖皮質激素類軟膏等。

2、管住嘴,儘量別吃或者少吃光敏性食物,做好防曬

3、保證充足睡眠、放鬆精神、不要熬夜,要做到生活有健康規律。

正文完